< 包皮的常见中医治疗-马鞍山金陵男科医院
马鞍山男科医院
  • 包皮的常见中医治疗
  • 作者:马鞍山男科医院来源:未知 时间:2010-04-20 关注人数:
金陵医院专家组在线为您解答疑惑“在线咨询专家”“在线预约挂号
马鞍山男科医院
周宜强,首席男科专家,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金陵院男科诊疗中心专家组首席男科专家。周教授长期从事医疗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善于运用辨证论治调理气血,平衡阴阳,改善紊乱状态。擅长治疗男科及内、妇科疑难杂症。以中西医结合为突破口,注重发挥中医优势,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男科治疗方法,特别是呼吸系统及男性不育获得带瘤生存或使男科消失具有显著效果。独创"抑消三结合"综合疗法,提高临床疗效,延长病人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现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男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国医师学会理事,中国中药医管理杂志社社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名医研究会研究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民营医院管理分会主任委员,卫生部全国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曾荣获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卫生部德艺双馨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享受政府津贴专家。学术成果有:出版《实用中医男科学》、《现代医院管理学》等专著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取得科研成果8项,其中获奖7项,2001年承担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中药提高包皮过长中位生存率的研究"(课编:2001BA701A15),已获国家科技成果二等奖。2006年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男科中医就诊指南》。

  包皮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导致的包皮的病因有很多,中医讲的是对症下药,就是根据不同的包皮病症采用不同的中医治疗法,这样才能到达治愈的效果。下面介绍包皮的常见中医方法。

  包皮多由心脾毒火或阴虚火毒熏蒸所致,初期多为实热之征,继则本虚标实,晚期可出现正气衰败之象。中医对本病的治疗以清热泻火、解毒散结为原则,或佐以扶正之品,能减轻痛苦,延长生存期、提高存活率。中医药除了运用辨证施治外,也可运用单方、验方及外治法等,可提高疗效。

  第一:药物治疗

  1. 正虚毒瘀型。

  主证:形体羸瘦,神疲倦怠,舌菌大如泛莲或口腔粘膜糜烂,舌红绛少苔,脉细数。

  治法:补气养血育阴,解毒化瘀散结。

  主药:二参仙鹤草汤(《男科防治康复全书》),党参15g,沙参30g,云茯苓10g,白术10g,甘草5g,当归15g,黄芪30g,生地黄20g,仙鹤草30g,知母10g,竹叶10g,山豆根15g,蚤休15g,青黛(包)12g。

  分析:方中党参、茯苓、白术、甘草健脾益气;当归养血补血;地黄滋阴补血,沙参、知母养阴生津;黄芪、仙鹤草补气托毒;竹叶、山豆根、蚤休、青黛清热解毒。

  2. 火毒瘀结型。

  主证:舌的一侧出现结块,触之较硬,或伴溃疡、糜烂,合并感染时伴灼痛,有时流涎,口气腥臭,间有烦燥,便秘、溲赤、舌质红或红紫,苔薄黄,脉细弦。

  治法:泻火清火,化瘀解毒,消肿散结。

  方药①:导赤散(《小儿药证直诀》)、犀角地黄汤(《千金方》)加减,生地20~30g,木通6~9g,生甘草梢3g,竹叶9g,犀角3g(水牛角30g代之),生地黄30g,白芍12g,丹皮9g。

  热甚者加川连、黄柏、黄芩、山栀、竹叶、山豆恨、制川军等;毒盛者加七叶一枝花、自花蛇舌草、蜀羊泉、石上柏、天葵子、龙葵等抗癌解毒;局部硬结者加夏枯草、山慈姑、贝母、海藻等软坚散结;不寐加炒枣仁、柏子仨、夜交藤、合欢皮;纳少加谷麦芽、焦山楂、佛手片;便溏加茯苓、泽泻、车前子。

  分析:导赤散为清心火,利小便的方剂,心经热盛,火炎于上则口舌生疮。方中生地黄凉血,竹叶清心,木通降心火、利小便;生甘草梢泻火全方具有清心凉血、利水导热之功。犀角地黄汤中犀角清热凉血、并能解毒,(因犀角药源稀少,价格昂贵,每以水牛角代之)。自芍和营泄热;丹皮泻血中伏热,凉血散瘀。两方合用适用于火毒瘀结型包皮。

  方药②:仙方活命饮(《外科发挥》)加减。炮山甲10g,天花粉15g,白芷10g,赤芍10g,制乳香5g,制没药5g,皂角刺10g,当归尾10g,陈皮10g,金银花20g,夏枯草15g,大黄6g,山慈姑30g,生甘草5g。

  热毒炽盛,溃破而成翻花状者,加蚤休15g,半枝莲15g,马勃3g;热毒蕴结,气滞血瘀、疼痛难忍者,加全蝎3g,露蜂房10g;热毒阴虚,口干舌红,光剥无苔者,加生地15g,玄参10g,鲜芦根20g;颈项结块者,加昆布10g,海藻10g。

  分析:方中炮山甲、皂角刺消肿溃坚;当归、赤芍、制乳香、制没药活血散瘀,通络止痛;山慈姑、天花粉、夏枯草、白芷、陈皮祛风化痰、软坚散结;金银花、大黄、甘草清热解毒。全方共奏消肿软坚、活血止痛、清热解毒之功。为治疗包皮热毒蕴结,肿块日久或颈淋巴结转移而正气未衰者。

  3.心脾郁火型。

  主证:舌部变厚,或为硬结,如菌如豆,或有糜烂,流涎秽臭,口渴喜饮,尿黄量少,舌淡苔黄,脉数。

  治法:清心泻脾、解毒散郁。

  方药:导赤散(《小儿药证直诀》)合泻黄散(《小儿药证直诀》)加减。生地20g,竹叶10g,木通10g,石膏(先煎)15g,藿香叶15g,栀子10g,黄连6g,山豆根15g,蒲公英30g,藤梨根30g,天花粉20g,甘草梢6g。

  便秘、烦中、失眠者,加莲子芯2g,酸枣仁10g,夜交藤20g;肿处疼痛、焮热者,加金银花15g,夏枯草15g,白花蛇舌草30g。

  分析:方中生地、竹叶、木通、甘草为导赤散,具有清心火、利小便之功,使心经实热得以从小便面出。藿香叶、防风疏散伏火,乃“火郁发之”之意;石膏、栀子则泻脾胃之积热;复加黄连、山豆根、蒲公英、藤梨根、天花粉清热解毒,抗癌散结。全方清心泻脾、解毒散郁,为治疗心脾郁火型包皮常用方。

  4.热盛阴虚型。

  主证:包皮硬结不断增大,侵犯肌层或口底合并感染或因放疗后出现口腔粘膜糜烂、口咽干燥、烦燥发热、便秘溲赤、舌光质红紫,脉细弦数。

  治法:清热泻火,解毒散结,佐以养阴。

  方药:增液汤(《温病条辨》)合豆根二冬汤(《男科防治康复全书》)加减。生地12g,玄参10g,麦冬15g,天冬18g,石斛12g,知母12g,山豆根12g,绞股蓝10g,黄芩9g,半枝莲15g,猪苓12g,茯苓12g,全瓜蒌20g,川连6g,白术12g,太子参15g,淮山药12g,浙贝9g,甘草3g。

  分析:方中山豆根、黄芩、川连、半枝莲清热泻火,全瓜蒌、浙贝解毒散结;生地、玄参、天冬、麦冬、石斛,知母养阴生津;太子参、淮山药、白术、甘草健脾益气,扶正祛邪,全方益气养阴,清热解毒,标本兼图。

  第二:外治法

  1)北庭丹(《丹溪秘传》)。

  药物:番硇砂、人中白各1.5g,瓦上青苔、瓦松、青鸡矢各3g,麝香、冰片备O.3g。

  用法:用磁针刺破舌菌(病变部位),以北庭丹少许点之。

  2)水澄膏(《医宗金鉴》)——外敷方1。

  药物:水飞朱砂、白芨、白蔹、五倍子、郁金、雄黄、乳香。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米醋调后外敷患处。

  3)外敷方2。

  药物:佛甲草汁12g,攻瑰蜜30g,没药6g,龙脑15g。

  用法:研末摊棉纱布上,贴患处,常常替换。

  4)外敷方3。

  药物:黄柏30g,青黛9g,肉桂3g,冰片0.6g。

  用法:上药各研为细末,再共研,瓷罐收贮,用少许敷患处。

  5)外敷方4。

  药物:山豆根10g,冰片1g。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外敷患处。

  6)外敷方5。

  药物:锦地罗。

  用法:醋磨浓汁敷患处。

  7)外敷方6。

  药物:金黄膏或玉露膏加斑蝥粉。

  用法:每次少许敷贴患处。

  8)漱口方1。

  药物:白矾3g,铜绿3g。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敷于患处,并以温醋漱口。

  9)漱口方2。

  药物:50%乙醇浸渍升麻根,制成流浸膏,自英30g,天葵子30g。

  用法:上药混合,用适量碘化钾和水漱口,每次3~5g。

  10)漱口方3。

  药物:绞股蓝若干。

  用法:煎汤或开水冲泡漱口。

  11)漱口方4。

  药物:庶虫7枚(微炒),盐45g。

  用法:用1000ml水煎至250ml,分数次含于口中片刻吐出,勿咽,每日3~5次。

  12)外洗方1。

  药物:漏芦150g,藜芦150g,95%乙醇500ml。

  用法:将上2味药浸泡入乙醇中72小时后过滤即成。用棉花或软布浸药后涂洗疮面。

  13)外洗方2。

  药物:地鳖虫10g,生薄荷10g。

  用法:上药研汁,布捻舌下肿处。

  第三:药膳疗法

  1)药物组成:乌梅干10g,蜂蜜适量。

  用法:乌梅煎汤后,杯中放入1/3的乌梅汤,1/3蜂蜜,1/3凉开水,加少许柠檬汁制成饮料。

  2)药物组成:竹叶50g,鸽蛋10只。

  用法:把竹叶置入锅内加水300ml后放入鸽蛋,共煮至熟,把鸽蛋取出击破其壳后再置入锅内共煮,另取少许鲜嫩竹叶用开水烫热,迅速取出置于盆子底部衬底,把鹤蛋放在有鲜竹叶衬底之盆上,服食鸽蛋。

  3)药物组成:薏苡仁50g,鲜冬瓜300g,油、盐各少许。

  用法:鲜冬瓜去皮、冼净后切成方块待用。薏苡仁淘洗干净人锅内,加水适量煮汤,俟薏苡仁煮开花时,放入冬瓜煮熟,调入油、盐少许即可食用。喝汤吃薏苡仁及冬瓜,每日1~2次。

  4)药物组成:苦瓜1条、盐、葱末少许。

  用法:先在锅内加水1750~2000ml,煮沸后放入苦瓜用小火慢慢炖煮,至苦瓜软熟,熄火,加少许盐和葱末,调匀即可食用。

  5)药物组成:大西瓜的中果1/8个,排骨150g,盐少许、冷水2000ml。

  用法:将西瓜皮洗净,削去外皮,切成丁块;将排骨洗净,放入锅内,加入冷水,用大火煮沸,加入西瓜皮丁,再用小火煮20分钟,加少许盐,油,即可食用。

  ㈩药物组成:胡萝卜60g,荸荠60g,芫荽30g。

  用法:胡萝卜切成片,与荸荠一起加水煮沸5分钟左右,加入芜荽同煎,煮沸后代茶饮。

  7)药物组成:田七10g,香菇5g,仔母鸡1只(约250g),大枣10枚,料酒、香油、精盐适量,生姜3片,葱白10根。

  用法:田七切成薄片,香菇温开水泡发,去蒂切细;鸡宰后去内脏,洗净;大枣洗净去核。将以上食物、佐料均放入鸡腹中,鸡置于磁碗内入锅,隔水蒸熟后,放入油、盐调味即可食用。

  8)药物组成:生地30g,粟米30g,薏苡仁30g,食糖适量。

  用法:取生地置于400ml水内煮沸半小时,弃去生地残渣,滤出药液,用之与粟米、薏苡仁同煮成粥,最后加入糖适量,即可食用。

  第四 :单方验方

  1)土贝煎。

  药物:土茯苓30g,土贝母30g。

  用法:每日1剂,煎汁内服。

  2)二豆煎。

  药物:刀豆子60g,赤小豆60g,半夏10g,黄连10g。

  用法:每日1剂,煎汁内服。

  3)梅花点舌丹。

  药物:乳香、没药、硼砂、熊胆、冰片、雄黄、葶苈子、血竭、沉香、珍珠、牛黄、麝香、朱砂、制蟾酥、白梅花,生石决明。

  用法:每丸0.15g,每服3丸,含化用白酒或白开水送下,或醋泡化后敷患处。

  4)六神丸。

  药物:牛黄、明雄黄、珍珠、麝香、冰片等。

  用法:每丸0.35g,每次10~20丸。曰中徐徐含化。每日5次。

  5)小金丹。

  药物:白胶香、草乌、五灵脂、地龙,木鳖子,制乳香、制没药、当归、麝香、古墨炭。

  用法:每丸1.46g,肿块将溃及溃久者,每日服2丸。小儿每次1丸,研碎后以酒调服。

  6)敌癌丸。

  药物:白花蛇舌草、穿心莲、虎杖、金牛根、枝花头、急性子、水蛭、徐长卿、韩信草、蟾酥、壁虎、蜈蚣、荸荠粉。

  用法:每次10g,每日3次,吞服。

  7)蜈蚣散。

  药物:蜈蚣若干条。

  药物:蜈蚣洗净、烘干研末,每次2~4g,每日1次,用红花酒冲服。

  8)紫草根糖浆。

  药物,紫草根,

  用法:每100ml糖浆内含药量相当于紫草根生药16g,每次10ml,每日3次。

  上述为治疗包皮的中医治疗方法,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患者可以采取上面的治疗方法。中医治疗能有效的控制癌细胞的扩散与转移,提高免疫力。

在线预约 在线咨询 返回上一级 收藏本页
马鞍山男科医院
如果您对"包皮的常见中医治疗"还有疑问。可以点击一下专家在线为您解答
男科治疗医院
马鞍山男科医院
金陵院男科诊疗中心,系中科男科网所属抗瘤临床基地,是我国著名的男科专科医院,是亚洲地区最大的男科防治研究中心之一。在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医院发展较快,已成为一所集男科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男科预防、治疗及康复全方位结合的中医研究医疗机构...[详细]
权威专家
  • 主任医师
    李炳文
    中医专家
    马鞍山男科医院马鞍山男科医院
  • 主任医师
    周宜强
    男科首席专家
    马鞍山男科医院马鞍山男科医院
  • 主任医师
    李秀玉
    中医专家
    马鞍山男科医院马鞍山男科医院
  • 主任医师
    王仰宗
    中医专家
    马鞍山男科医院马鞍山男科医院
  • 主任医师
    张书文
    中医专家
    马鞍山男科医院马鞍山男科医院
  • 教授
    杨建宇
    中医专家
    马鞍山男科医院马鞍山男科医院
  • 主任医师
    黄金昶
    中医专家
    马鞍山男科医院马鞍山男科医院
  • 主任医师
    王文忠
    中医专家
    马鞍山男科医院马鞍山男科医院
  • 副主任医师
    赵红
    中医专家
    马鞍山男科医院马鞍山男科医院
  • 主治医师
    腰向颖
    中医专家
    马鞍山男科医院马鞍山男科医院
  • 主治医师
    王晓静
    中医专家
    马鞍山男科医院马鞍山男科医院
  • 主治医师
    周益
    中医专家
    马鞍山男科医院马鞍山男科医院
马鞍山男科医院 网上30秒快速免费预约 我要咨询专家 我要咨询专家
特色疗法
"抑消三结合疗法"
结合中医特色治疗男科
周宜强教授巧妙运用中医药防治男科,率先提出"抑消三结合"的综合疗法治疗中晚期男科。所谓的"抑"是抑制其男科的复发与生长,多用扶正培本、攻补兼施的治法,达到延长生命提高生存质量的目的。"消"以活血化瘀,以毒攻毒,软坚散结治则为主,达到消减、消失男科之效果。"三结合"即"中医药与西...了解详细>>
网站地图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