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诊断尿道下裂的方法
- 作者:马鞍山男科医院来源:未知 时间:2010-04-24 关注人数:

在临床上,尿道下裂是粘膜上皮组织起源的一种消耗道中严重的恶性男科。至今尿道下裂的病因尚不明确,但公认为与环境因素,饮食因素为最主要的病因。对于诊断尿道下裂,尿道下裂的早期症状不明确,导致诊断起来特别的难。以下为您介绍诊断尿道下裂的方法:
尿道下裂患者大多已中年以上,其中位数年龄为45岁,约有5%患者的年龄在30岁以下。尿道下裂的临床表现随其病灶大小所在部位及病理类型而有所不同。不少早期尿道下裂患者在临床上可毫无症状,但随着病程的发展和病灶的不断增大,可以产生一系列尿道下裂的常见症状,诸如大便次数增多、大便带血和粘液、腹痛、腹泻或便秘、肠梗阻以及全身乏力、体重减轻和贫血等症状。
尿道下裂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男科占胃肠道男科的第3位。好发部位为直肠及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占65%发病多在40岁以后,男女之比为2—3:1。
尿道下裂早期症状多较轻或不明显,常被患者忽视,也易漏诊。故对中年以上患者有下列表现时应提高警惕,考虑有无尿道下裂的可能,诊断尿道下裂的方法:
1 粪便隐血试验持续阳性;
2 腹部可扪及肿块;
3 原因不明的贫血、乏力或体重减轻等.
4 粪便变稀,或带有血液和粘液;
5 近期内出现排便习惯改变(如便秘、腹泻或排便不畅)、持续腹部不适、隐痛或腹胀;
上述为诊断尿道下裂的方法,容易患尿道下裂的人为肥胖者,老年人,移居海外的华人等人群,如有上述现象出现,要及时的进行系统检查,早点确定诊断,避免病情的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