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膀胱炎的中医治疗进行分析
- 作者:马鞍山男科医院来源:未知 时间:2010-04-20 关注人数:

在医学界对膀胱炎的名称有很多种,中医学属“寒疝”、“水疝”“筋疝”“血疝”等范畴。中医药对于治疗膀胱炎有一定的见解,以下为中医治疗膀胱炎的几种类型。
1.血瘀阻滞证。
主证:面色晦暗,唇色暗红,睾丸肿块,疼痛重坠,阴囊肤色青紫,舌质瘀斑紫点,苔薄白,脉涩。
治法:活血化瘀,消坚散结。
方药: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合桂枝茯苓丸(《金匮要略》)加减。
当归15g,赤芍15g,桃仁10g,红花10g,牛膝10g,香附l0g,丹皮12g,桂枝12g,茯苓15g,炮山甲15g,刺猬皮15g,昆布15~30g,海藻15~30g.
分析:血府逐瘀汤以疏肝解郁,活血化瘀见长;桂枝茯苓丸以通经消结,活血化瘀为主;配以山甲、刺猬皮、昆布、海藻增强消坚散结的功效。
2.肝郁痰凝证。
主证:烦躁易怒,胁肋及乳房串痛,睾丸胀痛,肿硬如核,病侧下肢浮肿,睾丸肿甚及皮肤、破溃腥臭不愈。舌体稍胖,舌质暗红,苔厚腻,脉弦滑。
治法:疏肝解郁,化痰散结。
方药:柴胡疏肝散(《医学心悟》)合导痰汤(《济生方》)。柴胡9g,白芍10g,当归15g,枳壳10g,制南星9g,浙贝母30g,广郁金10g,瓦楞子30g,鸡内金15g,橘核仁10g,夏枯草30g,白芥子10g,昆布30g,海藻15~30g.
分析:柴胡疏肝散疏肝郁,理气止痛,导痰汤化痰散结。加郁金、橘核增强理气止痛之功;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加瓦楞、鸡金、夏枯草、白芥子、昆布、海藻增强化痰软坚消结之效。
3.肺郁热结证。
主证:睾丸肿块,质如硬石,下坠疼痛,头面四肢肿甚,按之没指,咳而气急,心慌心悸,苔黄微腻,脉细无力。
治法:宣肺和营,清热散结。
方药:麻黄汤、桂枝汤、(《伤寒论》)越婢加术汤、防己茯苓汤(《金匮要略》)合方化裁。麻黄9g,桂枝10g,白芍12g,杏仁12g,生石膏24g,防己24g,茯苓12g,黄芪24g,白术12g,全瓜蒌15g,夏枯草30g,甘草3g.
待头面四肢肿胀全消,即用益气健脾、除湿消痰、攻坚散结,方用六君汤(《医学正传》)加青陈皮、三棱、莪术、荔枝核、橘核、夏枯草等。
分析:《景岳全书》云:“水肿等证……以肾为本,以肺为标,以脾为制。”本证用麻黄汤宣肺,桂枝汤和营,越脾加术汤清热,防己茯苓汤利湿。再加瓜蒌、夏枯草以消结。诸方合用,肺气宣泄,热邪得清,水湿之肿可消。再用益气健脾之六君子加祛瘀消结之品,以治膀胱炎肿。
4.肾阴虚结证。
主证:睾丸肿胀不适,累及小腹,腰酸腿软,疲乏无力,面色少华,吞质暗,有瘀点,苔自或少苔,脉沉细。
治法:补益肝肾,理气散结。
方药:六味地黄汤(《小儿药证直诀》)合橘核丸(《济生方》)加减。生地30g,熟地20g,女贞子30g,山茱萸12g,桑寄生30g,肉苁蓉15g,橘核15g,荔枝核15g,小苗香12g,莪术15g,虎杖30g,夏枯草30g,自术24g,半枝莲30g,自花蛇舌草30g.
上述为治疗膀胱炎的主要中医治疗方法,中医治疗可以提高膀胱炎患者的免疫力,增强体质,还可以控制膀胱炎的转移与复发。
- 上一篇:中医治疗膀胱炎的药方
- 下一篇:中医治疗膀胱炎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