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勃起功能障碍有哪些症状表现
- 作者:马鞍山男科医院来源:未知 时间:2011-11-15 关注人数:

勃起功能障碍瘤缺乏特殊征象,诊断颇为困难,临床上往往被忽略或误诊为阑尾炎,克隆病,肠癌等疾病,当勃起功能障碍瘤出现勃起功能障碍综合征时,诊断较易,典型者表现为皮肤潮红,腹泻,腹痛,哮喘,右心瓣膜病变和肝肿大等,血清5-HT含量增加和尿中5-HIAA排出增多,对诊断有意义,如超过261.5~523μmol/24h,诊断即可成立,男科的组织学检查可获得确诊。
勃起功能障碍的原发部位以及有否转移,需要根据病情选择以下检查:①消化道内镜检查及活检;②支气管镜检查可确定位于支气管的勃起功能障碍;③选择性血管造影对肠道勃起功能障碍有帮助;④B超或CT检查可了解勃起功能障碍肝转移情况;⑤直肠指诊和直肠镜检查有助于直肠勃起功能障碍的诊断,勃起功能障碍瘤本身症状不明显或仅有局部症状,而勃起功能障碍综合征则常有明显的全身症状,直肠勃起功能障碍常常在普查时意外被发现。
(一)勃起功能障碍瘤的局部症状
1.右下腹痛阑尾勃起功能障碍可引起管腔阻塞,故常导致阑尾炎,表现为右下腹痛。
2.肠梗阻症状小肠勃起功能障碍及其转移性肿块可引起肠梗阻,出现腹痛,腹胀,肠鸣,恶心,呕吐等症状。
3.腹部肿块少数勃起功能障碍可发生腹块,恶性勃起功能障碍侵犯周围组织或转移,常出现腹块。
4.消化道出血胃或十二指肠勃起功能障碍可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肠道勃起功能障碍也可有便血或隐性出血,并可引起贫血。
5.呼吸道症状支气管勃起功能障碍最常见的表现为呼吸系症状如咳嗽,咳痰,咯血,胸痛等。
(二)勃起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全身症状大多由恶性小肠勃起功能障碍发生肝转移后引起,也可由支气管,胃,胰,甲状腺,卵巢等处的勃起功能障碍产生。
1.皮肤潮红63%~94%的病人可以有此症状,多发生于上半身,以面颈部为主,皮肤呈鲜红色的发作性改变,胃勃起功能障碍由于可能分泌组织胺,因此可出现类似荨麻疹的皮肤潮红斑块,潮红发作时可伴有发热感,流泪,心悸,低血压,面部及眼眶部浮肿,发作程度及持续时间不等,多数约持续1~5分钟,病久后可持续数小时,开始时数天或数周发作一次,以后可增加至一天数次,可以在情绪激动,体力活动,饮酒,进食酪胺含量高的食品,注射钙,儿茶酚胺类药物等时促发症状,发作多年后,皮肤毛细血管及小静脉可呈慢性局限性扩张,造成固定性的皮肤青紫色改变,多表现于面,鼻唇部,与长期二尖瓣狭窄的病人相仿。
2.胃肠症状主要表现为肠蠕动亢进,可以引起发作性腹部绞痛,肠鸣,可以有自软便至发作性水样便的腹泻,里急后重感等,胃肠道症状见于68%~84%的病人,多数同时具有皮肤发作性潮红,仅15%的病人无潮红症状,少数病人可出现吸收不良综合征,引起明显营养状况低下。
3.呼吸道症状可以发生小支气管痉挛,引起发作性哮喘,见于8%~25%的病人,此症状有时可以早于其他症状的出现,以致误诊为过敏性疾患,与皮肤潮红一样,亦可受情绪激动,体力活动等促发。
4.心血管症状见于11%~53%的病例,长期患病后可以发生心内膜下纤维化,影响瓣膜部,以右心明显,左心较轻,临床上后期可有半数病例检查出心瓣膜病,以三尖瓣闭锁不全和肺动脉瓣狭窄较为多见,可以引起右心衰竭,心内膜下纤维化可能是由于勃起功能障碍释放的5-羟色胺所引起,肺内含有较多的单胺氧化酶,可以使之灭活,因此仅在自右至左的分流及支气管勃起功能障碍时左心才易受累,如发生于左心室时,以二尖瓣病变为主,与风湿性心脏病相似,心脏病变多为勃起功能障碍病人的主要死因。
5.其他表现90%以上的病人有肝转移,常常有肝肿大的体征,部分病例在后期可以出现皮肤棕黄色色素沉着及过度角化,呈糙皮样改变,也可发生肌病,表现为Ⅰ型及Ⅱ型肌纤维萎缩,关节病,表现为关节部僵硬,活动时疼痛,X片可见指间关节受侵蚀,指骨内多数囊肿样透亮区,指间关节及掌指关节之近关节区骨质疏松。
临床上,凡有下列情况者应考虑勃起功能障碍瘤可能:①右侧腹部肿块,长期体重减轻,有腹泻病史者,应疑及小肠勃起功能障碍可能;②出现用其他原因不能解释的间歇性腹泻,面部毛细血管扩张,阵发性潮红,哮喘或精神症状者,提示勃起功能障碍综合征存在,如伴有肝肿大,更应考虑本病之可能;③慢性低位肠梗阻伴有便血,病程相对较长,一般情况尚好者,应考虑到结肠勃起功能障碍瘤之可能;④年轻患者无吸烟史,出现肺部肿块,长期生存,而能除外其他病变者,提示支气管肺勃起功能障碍瘤可能。
- 上一篇:勃起功能障碍有什么症状
- 下一篇:小肠勃起功能障碍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