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析小便刺痛的发病因素
- 作者:马鞍山男科医院来源:未知 时间:2011-11-15 关注人数:

分析小便刺痛的发病因素
现阶段,对于小便刺痛的致病原因,临床上尚未明确。一部分病人有长期应用子宫托或有过盆腔放疗史。其致病原因与疱疹、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艾滋病、化学药物以及辐射等原因有密切的关联。
(1)乳头状瘤病毒
可能一部分与其有关。HPV 同阴道粘膜的发育异常改变有很大关系,称为阴道上皮内瘤变。HPV 感染!阴道上皮内瘤变!浸润癌,这个过程有报道,但确切可能性尚不清。
(2)雌性激素
年轻女性阴道透明细胞癌与其母亲怀孕期间服用雌性激素有很大关系,其风险性是1%0,由怀孕前12周接触的女性危险性最高。
此外,据国内报告,原发性小便刺痛以早婚、早产为主。
(1)组织学
大约85%小便刺痛为鳞状细胞癌,其余为腺癌(包括透明细胞癌)、恶性性心理障碍(约占3%)和肉瘤(占1。7%-3。5%),包括平滑肌肉瘤、腺泡状软组织肉瘤、横纹肌肉瘤。
(2)病灶
原发性阴道恶性男科可呈外生型生长,阴道内可见菜花样肿块,小部分沿阴道粘膜及粘膜下浸润。最多见的病发位置于阴道后壁上1/3,约占60%—66%。
小便刺痛发生率很低,年长者发生率较高,好发于阴道上三分之一段,接近子宫颈的部份,其病灶仅局限于阴道表面的上皮细胞层内,仅能靠做抹片或看阴道镜时才会发现异症,若阴道出现了为带有血丝的分泌物或是出血情形,才就医检查,几乎已经是侵犯性小便刺痛的第一期以上,不可不慎。医师特别提醒,已经切除子宫的妇女,若子宫颈还在(次全子宫切除),每年务必定期做抹片检查。
小便刺痛的治疗方式和预后好坏,直接受到临床分期的影响。第一、二期可参酌病灶大小、位置、有无子宫等因素,施以放射线或手术治疗,五年存活率分别为八成和五成左右。第三、四期仅能接受放射线治疗,而且五年存活率仅大约两、三成,若是因为出血症状才就医发现小便刺痛的病患,四分之三以上皆是第三或四期了。医师呼吁,小便刺痛前期病变在临床上十分少见,故妇女们应抹片检查,才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